梅州客家文化?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梅州客家文化,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客家人的来历和特点谁知道详细的客家文化梅州客家婚姻习俗的文化意义江西的客家人和广东的客家人有什么区别为什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梅州客家文化,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
  2. 客家人的来历和特点
  3. 谁知道详细的客家文化
  4. 梅州客家婚姻习俗的文化意义
  5. 江西的客家人和广东的客家人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

广府人认为这不值得费墨,东江盐焗鸡和客家龙形拳己为我所用,打死也不食腌面,潮汕经商文化和广府经商文化是二个流派,不屑学也不打压,打死不食猪脚饭

客家人的来历和特点

客家人的起源: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0多个县(市),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除中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起源于几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运动),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梅州、赣州、龙岩、河源、韶关、贺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赣州、汀州被誉为“客家四州”。

客家人的特点

1、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的美德;

2、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

3、念祖恩,爱国爱乡的美德;

4、团结奋斗的精神。

5、崇文尚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风尚,艰苦卓绝,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

6、开拓,崇文,爱国,刻苦务实;

7、自立更生,艰苦创业;

8、尊师重教,热爱知识;

9、勤劳实干,开拓进取;

10、重视家庭,夫妇互助,弟兄和睦;爱国爱乡,不忘祖宗。

11、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

12、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

13、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

谁知道详细的客家文化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中文名称: 客家外文名称: Hakka(or:HakkaPeople)别名: 客家人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岭东地区下辖地区: 梅州、河源、惠州、赣南、闽西等政府驻地: 岭东地区地理位置: 岭东地区(汀虔梅循)面积: 13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 7000万(2010年)方言: 客家话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 雁南飞,雁鸣湖,土楼,凤岗碉楼,万绿湖,丹霞山等机场: 惠州机场,梅县机场等火车站: 惠州火车站,梅州火车站等代表族群: 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涯人代表人物: 洪秀全、廖仲恺、叶剑英、叶挺当今台湾省学术界常用“河洛”二字指代闽南方言文化(Banlamese),因为闽南语在民间被称为Holo或Hoklao,这个词来源于客家人对闽南语的指称。最初客家人将闽南语称为Hoklao,其本字是“学老”,意指闽南方言难学,要学到老才能懂。后由广州顺德等地的学者将Hoklao这个音引申为“福佬”。而实质上广州附近的居民则既不把这个音书写为“学老”,亦不写为“福佬”,民间的写法是多是“鹤佬”。在台湾省Hoklao这个词最初的写法也多为“鹤佬”,后来台湾学术界普遍将此词书写为“河洛”,这是因为台湾的闽南语弱化了入声,所以“鹤佬”的实质发音已经转变为Holo,而不是原来有入声的Hoklao。因此现在台湾学术界常用“河洛”二字指称闽南方言文化,河洛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粤东文化)在台湾是两种主流的汉族文化。“河洛”和“客家”两个词分别指两种不同的方言文化。“河洛郞”这个词同样不是指客家人。“河洛郎”这个词实际是用台湾的闽南语的发音译为用普通话发音的字。它的发音接近于hólòláng,其中“hólò”就是“鹤佬”,“láng”是“人”的发音。所以hólòláng就是“鹤佬人”,不是指客家人。客家人大多具有中原血统,但并不等于客家人是纯中原血统[1]。有时人们常用河洛一词代替中原一词,而这也并不能说明河洛可以完全等同于中原。客家人不仅并不是纯中原血统,而且更不一定来自洛阳地区。比如说蔡姓以山东为郡望、李姓以甘肃为郡望、杨姓以山西为郡望、刘姓以江苏为郡望,等等,可见客家人的中原血统是泛指黄淮流域,不是特指洛阳地区。客家城市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主要客家城市是指广东梅州、广东惠州、广东河源、广东韶关、广东深圳、广东清远(英德)、福建闽西、江西赣州等八个城市。以上八个地区被认为是客家原乡、客家大本营、客家文化保留区。此外,福建三明(宁化)、广东汕尾(陆河)、广东东莞、广西贺州、广西防城港、海南儋州等城市,是客家文化占有重要影响的地级市。客家人还分布在浙江丽水(云和)、浙江丽水(遂昌)、浙江丽水(龙泉)、广东揭阳(普宁)、广东茂名、广东中山、广东江门(赤溪)、广东广州(增城)、福建漳州(诏安)、江西吉安(遂川)、江西宜春(铜鼓)四川成都、重庆荣昌、广西玉林(博白)、广西贵港等地。名称来源客家围屋“客家”之称源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械斗之初仍无“客家”之称,而只有土籍、客籍的区别。随着械斗的发展,又出现了犵獠等名词,最终出现了客家一词。“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所知,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部分人还并没有接受这个名词,如在赣州一些县、桂东南和粤西等操相同语言的人自称“涯人”。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据时期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福建客家被列入闽籍,而登记为闽籍的汀州府、漳州府客家因为语言亲近关系,也加入粤党。但现在台湾客家都已经接受“客家”称呼,籍贯闽粤两省的客家人一起团结奋斗,已经不分你我。另外有一种看法如下:客家人称自己为“客家”,是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的一种鄙称,显示了客家人好客的传统。编辑本段客家文化综述客家人非常团结合作,在中国大陆多居于闽、粤、赣地区,故有浓厚的山区文化,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文化特点是耕读传家,保留古代汉民族的特点,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综述客家四州为梅州、惠州、赣州、汀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海外客家籍华侨的最主要祖籍地而被称为“世界客都”;赣州则与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惠州是最终形成的客家大本营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海外客家重要的原乡之一。梅州梅州原名梅州,后改嘉应,义安,1988年再次更改为梅州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境内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360多万人,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世界客都”的之称,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成功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以后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因其为客家的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其知名度居“客家四州”之首。惠州惠州府是亦属客家第二侨乡,现辖惠城区、惠阳区两区和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三县。若以客家籍华侨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侨界中知名度犹胜于梅州,然就其经济发展而言,乃居客家四州之首。此外原惠州府城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目前仍属于争议之中的特有方言(浒城话/老惠城话)。惠州府作为客家四州之一,惠州府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惠州虽不是纯客家地区,但客家一词被用以指称粤东山地居民,是从惠州开始的,惠州作为客家学的最初萌生地,有其历史必然性。由于客家人的扩散、聚成、繁衍,惠州文化早已成为是客家文化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惠州是最终形成的客家大本营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海外客家重要的原乡之一。从客家学研究客家文化发育机制的意义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试金石、表演场之一;也是客家人可以衣锦荣归的故里和舔养伤口的避难所。许多客家人从这里走向世界,浩浩荡荡地行进,真正开始举起客家的旗号。赣州原名虔州。赣州是客家的摇篮,是历史名城(保留完好的宋城)、文化名城、美丽江城、红色故都。赣州府辖下十八县之多,纯客属县多,但是旅外华侨却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不高。赣州府以三种不同方言为主,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属客语于桂片)、广佬话(新客话,属客话宁龙片)、府城话(又称赣州话,属西南官话)。赣州府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虽然赣州是客家四州之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因其旅外华侨较少,所以其地位只能排为客家四州之中第三位。汀州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宁化县为先祖曾居处。汀州府籍华侨尤以籍贯永定县最多。可惜“汀州”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汀州府各县,现在分别由三明市和龙岩市代管,故而以“汀州”与惠州、梅州、赣州并称客家四州,有时空错乱之感。虽然古汀州的宁化县被誉为客家祖地,然而在当代来看,汀州在客家四州中的地位只能在梅州、惠州之下。编辑本段客家源流综述客家城市——河源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根在九州客家人根在汉族。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唐朝后期的官话(aBasilectSystemofMandarin)。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层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来自河洛;事实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体来源的所在。必须说明一点,当代被称为河洛民系者,不是指客家人,而是指闽南人,亦称闽南民系;“河洛郞”是闽南语Hǒklòláng的译音,本义为福佬人;河洛郞一词不是指客家人。迁徙原因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即推因。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③官职迁调定居。④游学、经商⑤争斗,包括斗争,经济斗争等。B与个人心理、生理有关的因素,即“已因”。迁移者是具有特质的人,而不是迁出地的平均人,体现为富有冒险精神、不满现状等等,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客家形成地域与过程客家宣传大使目前的主要看法有:鄱阳湖平原;赣南的石城;汀州的宁化县石壁村;梅州。(1)客家腹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赣州、汀州八县,梅州、河源、惠州一带);(2)客家通衢:石城;(3)客家锚地:赣州;(4)客家驿亭:石壁;(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6)世界客都:梅州;(7)客家侨城:惠州;(8)客家古邑:龙川(河源、兴宁、五华)客家之流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在中国国内有客家聚居的地区,共19个省区,265个县市,其中纯客或基本纯客县市41个,总人数约5500万。另香港约125万,澳门约10万,台湾约460万。国外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1000余万。[3]合计起来总人口在7000万以上。编辑本段客家方言综述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粤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福建省汀州府)。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客家方言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类,即:岭北、岭南、槎语。以下将此三大类,与过去的八大片划分法进行比较说明:岭北类虔虞支系(清宁话、老客话)。以赣州为中心,包括汀州府宁化、清流、归化。虔为赣南旧名,虞为呼应岭南循文化。过去划作五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汀州片。在江西,分为客籍、本地、宁石等三种代表声腔。闽客实际应分汀南片和汀北片。长连宁清明等五县称汀北片,归入岭北类。杭永武等三县属汀南片,口音基本近粤台片,归入岭南类。汉清系分清宁话、宁石话、老客话等,各语音间差异较大,但相对于语音较为统一的岭南类,而概称为岭北类(可泛称虔语)。岭南类循衍支系(循衡民系),过去划作粤台片,内部比较统一。岭南类中,赤溪-深圳-韶南-永定一线的客家话,可以完全无障碍沟通,称为核心区口音(Cantolo)。同属岭南类的涯话小片(合浦郡)、饶诏小片、揭岭小片、海陆小片、兴宁小片,在与核心区口音初次接触的情况下,相互间很难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福建上杭永定武平等三县的客家方言,属岭南类,旧时汀州北片(长汀连城)称汀南三县为粤东语(可泛称循语)。客家民系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另外两大民系是指广信民系(粤白)、鹤佬民系(潮雷)。广信(粤白、广南)民系,在广东以广府民系为主,在广西以桂梧民系为主。槎语类指客家水源音,分布在河源(地级)、新丰、增城、博罗、惠城(惠州)等县市区。清代教育家吴汝伦曰:客家风情“槎,土著之称”,东汉袁康《越绝书》卷三有这样一段记载:“越人谓人‘铩’也”。宋元间吴子正曰:“槎,或蛮称民之辞”。又称‘水源客’,因他们认为自己是从东江上游水源地迁来,而得名。‘槎’字与‘蛇’谐音,又称蛇罗话。东江古名槎溪;河源县古称槎城。槎语可以分为惠城和河源两支,在词汇、认同感等方面都有不同。惠城人认为惠城话可以归入粤语系;而同时河源地区的水源客,认为槎语不仅属客家话,而且更是中原南迁移民(客家)的正音。在基础用语上,两支也有明显不同:惠城话的人称代词复数,采用了单音节表达;而河源地区采用双音节表达。这种区别,在粤台片(比如梅州)人看来,河源槎语比惠城话更类似于广州话。出人意料的恰恰是,河源人却比惠城人更认同客家,对‘粤语’特别不认同。各地有称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南地区,故当地客家话又统称为赣南话,而赣南话实际上分为老客、广佬、宁石等三种口音。广东客家地区以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关等地为主体,统称粤东语(广东话),而粤东语实际上分为程乡(软声)、兴宁、长乐(硬声)、新惠(深圳)、粤北(翁源)、韶南(英德)、水源(河源)、海陆、半山(揭岭)、饶诏(饶平)等九种口音。福建客家地区以龙岩市为主体,又包括其周边的三明、漳州等地,统称汀州话,而汀州话实际上分为清宁、长汀、连城、粤东(永定)、饶诏(诏安)等五种口音。以上属于客家大本营,在客家大本营之外,则还有江西铜鼓、四川洛带、海南儋州、广西贺州等著名的客家地区。在铜鼓称客家话为怀远声,在四川称客家话为广东话,在贺州有长乐声之称。各地客家话还被统称为岭东话、秦语。编辑本段客家姓氏综述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渊源类别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周、魏、赵、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4]编辑本段客家人口综述客家地区分为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一般认为,在日常工作中,不使用其它方言(“其它方言”不包含普通话),只会讲客家话的人口占该县总人口数89%,且该县文化不受其它方言的文化影响,仍为典型的客家文化的,为纯客家县。也有认为需达到94%以上。总之,纯客家县的相对数量较少。分布情况福建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非纯客家县市有:建宁、将乐、泰宁、崇安、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三明、南靖、平和、诏安等10个。广东纯客家县市有:梅州的梅县、梅江区、梅州、大埔、蕉岭、平远、兴宁、五华;河源全境(源城区、东源、龙川、连平、和平、紫金);惠州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汕尾的陆河;揭阳市揭西县坪上镇、上沙镇、龙潭镇、南山镇、五云镇、河婆镇、五经富镇,京溪园,灰寨,韶关的新丰、翁源、仁化、始兴。深圳的龙岗区盐田区非纯客家县市有:深圳、东莞、乐昌、南雄、丰顺、连南、揭西、普宁、陆丰、海丰、连山、阳山、连州、佛冈、乳源、曲江区、龙门、增城、饶平、英德、中山、台山、鹤山等,还有广东西部茂名的电白、化州、高州、信宜,阳江的阳西、阳春,湛江的廉江等部分县区。江西纯客家县市有:赣县、南康、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17个。非纯客家县市有:信丰、赣州章贡区、永丰、吉安、吉水、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修水、武宁、萍乡、横峰、鹜源等19个。广西非纯客家县市:合浦、防城、钦州、博白、浦北、陆川、灵山、宁明、崇左、扶绥、邕宁、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宾阳、藤县、桂平、平南、武宣、马山、苍梧、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昭平、蒙山、鹿寨、宜山、贺州、钟山、柳城、环江、河池、荔蒲、平乐、阳朔、罗城、融水、融安、三江、凤山等47个县市。重庆市巴县、涪陵、重庆、合江、合川四川非纯客家县市:通江、达县、巴中、仪陇、广安、泸县、泸州、内江、富顺、隆昌、威远、资中、安岳、仁寿、简阳、成都、新津、双流、新都、温江、金堂、广汉、彭县、什邡、西昌、会理等32个。贵州非纯客家县市:遵义、榕江。湖南非纯客家县市:临湘、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安仁、常宁、耒阳、永兴、桂东、汝城、江永、江华、郴州、宜章等17个。海南非纯客家县市:儋县、澄迈、定安、临高、琼海、文昌、万宁、三亚等8个。陕西陕南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区返迁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住区,人口20万,尚无法确定非纯客家县市。河南豫南信阳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地区返迁的客家人,还未确定哪些是非纯客家县。该地区方言已非客家话,只保留了小部分客家话词汇。浙江非纯客住县有:云和、松阳、青田、丽水(莲都)、宣平(现为莲都、松阳和武义所分辖)、龙泉、遂昌、景宁、缙云、泰顺、苍南、汤溪(金华)、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于潜(临安)、新城、分水(桐庐)、昌化(杭州)、玉环等县市。总人口100万人以上。江苏南:客家人约2万人。安徽省:客家人约2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客家人约0.5万人。台湾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非纯客家县市: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中、屏东、嘉义、高雄、彰化、花莲、云林、台东、台北等13个。约460万人。香港与澳门香港与澳门的客家杂居各处,并且占了当地居民相当的比例。香港约125万,澳门约10万。亚洲马来西亚150万人印度尼西亚800万人泰国100余万人新加坡40万人菲律宾0.68万人越南30万人缅甸5.5万人柬埔寨1万人印度2.5万人老挝0.5万人沙特阿拉伯0.22万人日本1.5万人文莱0.9万人巴基斯坦0.2万人尼泊尔0.24万人斯里兰卡0.017万人科威特0.017万人朝鲜0.1万人韩国2万人土耳其0.05万人孟加拉国0.05万人美洲美国30万加拿大10万人秘鲁20万人圭亚那0.7万人古巴0.81万人巴西0.24万人危地马拉0.01万人多米尼加0.12万人玻利维亚0.01万人智利0.12万人阿根廷0.5万人厄瓜多尔尔0.02万人苏里南0.41万人委内瑞拉0.02万人墨西哥0.01万人牙买加8万人欧洲英国18万人法国5万人德国1.2万人荷兰0.21万人俄罗斯0.12万人丹麦0.12万人挪威0.03万人意大利0.1万人瑞士0.1万人比利时0.043万人葡萄牙0.5万人瑞典0.24万人前南斯拉夫地区0.24万人捷克0.01万人奥地利0.05万人冰岛0.01万人西班牙0.2万人卢森堡0.02万人非洲毛里求斯3.5万人南非2.5万人留尼旺1.8万人马达加斯加0.02万人莫桑比克0.03万人尼日利亚0.02万人塞拉利昂0.006万人赞比亚0.006万人加纳0.02万人肯尼亚0.01万人民主刚果0.02万人安哥拉0.02万人塞舌尔0.05万人大洋洲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12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约8万人,主要居住在墨尔本、悉尼、新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亚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译作塔希堤属于法国海外省约有2.5万客属)、斐济、新西兰、所罗门、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瑞鲁、西萨摩亚也有客家人聚居。人口数据1994年梅州市为在梅州举行”第12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保守估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4562.429万人,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4107.8万人,国外456.29万人。本文倾向于采取这个统计数据。时间过去十七年了,一向人丁旺盛的客家地区,人口必定有更大的增长。2011年据有关客属机构非正式保守统计国外客属人口约有1200万人左右。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属社团多达数百个。

梅州客家婚姻习俗的文化意义

客家人的婚姻、喜庆风俗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江西的客家人和广东的客家人有什么区别

江西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同为“河洛郎”,只是迁徙时间上有不同。

客家人源自北方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不断南迁,几次规模较大的南迁如下:第一次是“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北民南迁。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时期,北民南迁。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耻时期,北方大量百姓南迁。第四次是蒙古征宋时期,在鄂、皖、赣等在地客家人继续南迁。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进运动,从赣闽入川,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量客家人入台。第六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因为起义发起者为客家人,导致客家人在起义失败后不少继续南渡到海外。

那么,几次北人南迁中,为何客家人分布在赣南、闽北、粤东区域呢?这和古代交通路网结构有关,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走向为:河南洛阳——湖北襄阳——湖北荆州——湖北江夏——江西九江——江西南昌——江西赣州——再入闽、入广。这也是几次北民南迁中,江西赣州成为了一个重要节点,入闽、入粤的客家人几乎都得通过赣州中转。

从时间上推测,相对于闽粤,江西赣州应该是最早迎来客家人的地方。从风俗上,闽粤两地更靠近海洋,加上客家人与在地人风俗融合中,各地都略有不同。在江西扎根多年,又深处内地的赣南客家人可能在语言、风俗上略不同于闽粤两地客家人。

梅州客家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广府人从来不宣传潮汕文化梅州客家文化、梅州客家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mux.cn/4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