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都城(唐朝都城是哪里)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唐朝的都城和唐朝都城是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唐朝的都城以及唐朝都城是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唐朝时期为何要定都长安,后来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唐朝的都城和唐朝都城是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唐朝的都城以及唐朝都城是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时期为何要定都长安,后来又定都洛阳为何
  2. 唐朝都城是哪里
  3. 唐代的府州谁大
  4. 唐朝首都是长安
  5. 唐代州府是怎么划分的

唐朝时期为何要定都长安,后来又定都洛阳为何

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也是唐朝中前期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长安历史悠久,地处八百里秦川之中,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拥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但是唐朝中期之后,随着长安地区人口不断增加,这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对唐朝来说,是一种荣耀,也是一个大包袱。因为长安及附近地区人口爆涨,给唐朝政府形成了极大的人口压力。而这一时期,长安附近地区水旱频仍,粮食供应也一度非常紧张。因此,唐朝统治者不得不选择一个物产更为丰富、交通更为便利的地区,去分担长安的人口压力,缓解关中地区紧张的粮食供应。而与长安相距并不十分远的另一个古都洛阳,便是唐朝最好的选择。

(长安)

实际上,从唐高宗时期开始,洛阳就被确定为唐朝的东都,到了武则天时,更是将办公地点搬到了洛阳,将洛阳命名为“神都”。洛阳也因此成为唐代长安之外一个政治、经济中心,在唐朝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说,爆涨的人口和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唐朝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而这种环境上的恶化,是由长安持续不断的水、旱灾害引起的。

一、唐朝的气候特点

气象学专家对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的三百年间长安和洛阳两地的自然灾害进行过统计,在这三百年中,长安地区发生水旱灾害共有119次,而洛阳地区仅有58次,长安是洛阳的两倍还有余。双方在水灾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同步性,相差不是特别大;但是旱灾方面,长安远远多于洛阳,而且灾情比较严重,频率也很高。

我们观察一下气象学上著名的“竺可桢曲线”,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公元六世纪开始,中国经历了一个历时四百年的“暖期”,也就是“隋唐温暖期”。根据对一些古树年轮的研究,这个暖期的前期是一种暖湿性的气候,当时中原地区的整体温度比今天要高0.3到0.5摄氏度。而公元780年到920年间,又出现了一个“冷谷”,平均气温又比现在要低0.8度左右,甚至在部分地区气温低于“明清小冰期”。

(洛阳)

这种气候上的变化,导致了唐代中前期气候暖湿,后期冷湿,但总体降水较多。受这种气候影响,长安、洛阳所在的黄河流域和关中平原,都表现出水灾中间多,两头少;旱灾中间少,两头多的特征。表现在水灾和旱灾上,两地在唐朝前期和后期以旱灾为主,而中前期和中期以水灾最为常见。

二、旱灾对长安和洛阳的影响

据《旧唐书》记载,唐中宗之前,长安附近出现过大的旱灾共有四次,其发生年份为贞观十三年、二十三年;垂拱元年和久视元年。这几次旱灾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唐朝经济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对长安地区的百万居民吃饭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旧唐书》对贞观十三年的大旱是这样记载的:“自去冬不雨至于五月。甲寅,避正殿,令五品以上上封事,减膳罢役,分使赈恤,申理冤屈,乃雨”。

(长安)

这次旱灾,使得长安地区无法播种,幸亏此时隋朝积攒的大批义仓之粮尚未腐坏,李世民紧急调运这些隋朝留给自己的粮食,才勉强解决了长安地区的吃饭问题。要不是当年杨广的库存,这次大旱对唐朝和长安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十年后,长安又一次大旱。这次旱灾导致秦川百姓春天无法播种,许多地区颗粒无收,给长安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此时隋朝义仓再也无粮可调,幸亏唐太宗还是个有长远目光的皇帝,早在十年前旱灾过后,就注意粮食储存,在全国建立了大量的常平仓。此时唐朝不惜调动全部的运力,方才勉强渡过了这次旱灾。

要知道,长安的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靠马车运载,运输能力极为有限。按长安百万居民每人每天一斤田粮计算,每辆马车只能运输六百斤粮食,也就是说每天需要1500辆马车,才能保证长安一日之粮。这还不算上运输者和马匹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没有算上长安附近地区的粮食消耗量。而且旱灾造成的缺粮并非三两天就能缓解,也就是说一场旱灾下来,需要运输的马车是个天文数字,粮食安全是无法保障的。所以当时长安对居民的口粮进行了限定,每人每天只供应五两(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逼迫唐朝需要将政治中心转到那些运输便利、旱灾较轻的地区。

(洛阳)

洛阳与长安相距并不远,在长安大旱时,实际上洛阳也有旱情。但是旱灾对洛阳的粮食安全的威胁远低于长安。因为洛阳拥有良好的水上交通线——大运河。这条南起余杭,北到涿郡的大运河,穿洛阳而过,是当时中国运输的生命线。它将北起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的广大地区与国家的粮仓江南地区连接成一体,江南出产的粮食可以从水路很方便的运到洛阳。

唐朝的造船技术非常发达,每艘漕船可运米五十万石以上,这样的运输能力绝非马车可以相比。所以大灾之年,连李唐皇室都纷纷向东都就食,长安与洛阳的政治地位开始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三、水灾对长安和洛阳的影响

相比旱灾,水灾对长安的威胁更大。唐明中期之前,长安出现过六次严重的水灾,尤其以永徽二年和永徽六年的两次最为严重。《旧唐书》载:“永徽二年春正月,先是大雨,道路不通,京师米价暴贵,出仓粟粜之,京师东西二市置常平仓。充使存问,务尽哀眷”。到了永徽六年,“山水暴涨,漂流二千余家,溺死者千余人。京师大雨雹,人畜有冻死者”。这些接连不断的大水灾,让唐代统治者意识到,如果人口和政治中心都大规模集中在长安,必定会带来世大的隐患和压力。

(长安居民)

相比长安,洛阳的水灾就少得多。洛阳位于平原之区,平坦开阔,又连接京杭大运河,水利十分发达,水利工程遍布东都大地,在大洪水的年份,可以排洪泄涝,保证城市的安全。而且大灾之年,洛阳能更方便的调运粮食,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

即便抛开自然灾害,仅就粮食生产来说,洛阳也远远优于长安。长安的主要粮食产区是渭河平原,比之洛阳所在的华北平原,面积不可同日而语。而自东汉末年之后,长安久经战火,经济已远远被新兴的洛阳抛在身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中心东移洛阳,也是唐朝统治者必然的选择。

四、长安与洛阳人口对比

在小农经济的时代,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是否发达,看它的人口数量就可以略知大概。

(大运河)

按《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唐朝初年,长安及附近人口约为九十二万三千人,在鼎盛的开元年间,长安及附近地区人口高达一百九十万。但是安史之乱后,长安人口锐减,仅有二十四万户,约八十万人。到了元和中兴之后,长安地区人口有所增长,大致维持在百万上下。所以经过唐朝中前期的一个大盛世之后,长安的人口是在走下坡路的。

洛阳也是古代著名的古都,是除长安之外最大的城市之一。唐朝初年,洛阳经过李唐与王世充的战火洗礼,人口仅有二十万不到。但是洛阳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国的中心地区,在经过唐朝初年的恢复后,人口增长很快,到天宝年间达到了一百一十八万。安史之乱时,洛阳人口有所损失,但战后不到二十年,又增长到一百五十万左右。所以用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来看,洛阳与长安相反,人口基本保持一种上升的趋势,中唐之后,人口超过了长安,实际上已成为唐朝的第一城。

(陆路运粮)

究其原因,还是与粮食有关。粮食是人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保障。虽然洛阳和长安都经历过战火和灾害,但是洛阳的灾情比较单一,受灾程度也远远小于长安,更为重要的是,洛阳拥有优越的粮食供应保障。有了粮食,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有保证,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五、长安与洛阳粮食生产对比

唐朝时,长安地区农业生产以小麦为主,可以达到两年三熟,产量比魏晋时期有了大幅增长。但是当时中国的冬小麦培育技术尚不完善,产量也不是特别稳定。这就使得长安的粮食生产没有保障,有一种不确定性。而冬小麦需要大量的水热资源,这正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不能保证的。另外,唐朝小麦的产量仅为每亩两石左右,关中地区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这样的产量,并不足以保证长安的粮食安全。

(长安城)

相比之下,在当时那个“隋唐温暖期”内,洛阳不仅能种小麦,还能种水稻,并且水稻的种植面积相当大。因为洛阳地区拥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在气候温暖的唐代,洛阳的水稻生产可以保持在两年三熟的水平。要知道水稻的亩产比小麦可高多了,一亩水稻产量可以轻松达到三石以上,洛阳所处的华北大平原面积广阔,岂是小小的关中平原可以相比?无论单位面积产量还是种植面积,洛阳的粮食产量都远非长安相比。再加上就算遇到自然灾害,洛阳也能凭借良好而又发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线,去解决居民的吃饭问题,所以使得唐朝统治者不得不逐渐将洛阳当做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以长安和洛阳的消长来看,此话诚不欺我哉!

唐朝都城是哪里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京师长安城主要由郭城、宫城、皇城等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道路宽达150余米以上,被称为“天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代长安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最宏伟的宫殿,也是世界古代史面积最大最雄伟的宫殿建筑群,面积为明清北京故宫的4倍多。

唐代的府州谁大

你应该是指作为行政区的州和府!一般来讲州比府大,府都归省直辖,州有直隶州和散州之分,直隶州归省直辖,比府低半级,散州归府管辖,和县平级!唐代只有首都、陪都才可设府,宋代一般也是以首都或者陪都设府,后来皇帝出行的地方也会设府。

明清的府就泛滥了,一般省会城市都会设府,一些大的都市经济发达,或者是重地也会破例设府。州是汉代兴起的行政机构,到南北朝时期设置泛滥,或一州辖一郡,或一州辖数郡,隋朝时期,并省州郡,废除了郡一级,地方上是州县两级,后来州一度改为郡,但是唐代后期基本是州县两级。为了突出长安、河南、太原的地位设置了三府,其地位比当时的州要大!

唐朝首都是长安

唐朝皇帝为什么没有一个在河南或者洛阳登基

河南的网友提到唐朝老是说自己是东都是首都,为什么不提北都太原,西都凤翔,南都成都,东都才是洛阳,而且为什么唐李皇,从李渊开国到唐昭宗灭国,也没有一个在河南或者洛阳登基,甚至除了被黄巢胁迫到河南的唐昭宗,也就是唐朝末年3年,埋在了河南,其他唐皇帝死也埋在了长安周边,而且唐朝祖庙也没有在河南或者洛阳,反而在长安,这个河南或者洛阳网友怎么解释,还有说西安不是世界四大古都,请看下图。至于河南或者洛阳网友提问说,洛阳是什么圣城哪里有记载,那个国家有记载,中国哪里有记载或者,官方有记载吗?

唐代州府是怎么划分的

唐代的行政区划分,基本为道-府,州-县三级划分,其中道主要为监察区,行政功能不完善,府县为唐代基本的行政区。

唐朝沿袭隋朝的制度,依据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户籍数量,军事作用等等标准,将州府级的行政单位划分为八等,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十等,依据具体情况对国家进行统筹而细化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掌控。

?

?

唐的行政划分制度和依据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他的等级制度将官民的比例进一步合理化。政治中心行政区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同时这些州县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根据人口的变化,政治形式的变化而一再调整,从安史之乱前大部分的上等州县分布在黄河流域,到唐中晚期江南地区上等州县的增多,这都直观体现了南方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

一、州和府等级划分极其依据

1.州府划分最重要地区为府

府是唐玄宗时期创立的行政单位,也是全国政治意义最重大的州,是唐王朝政治架构的中心区域。基本集中在北方,表明了这个时期的王朝北方压倒南方的政治地位。从开元元年到开元十一年设置的三府,分别为雍州改设的京兆府,洛州改设的河南府,以及并州改设的太原府。

这些地域是唐朝的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和龙兴之地太原的辖区,是唐最重要的核心区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特别指出的是山西的蒲州也曾经于开元八年设置了河中府,可第二年就撤销了该府的设置,依然称蒲州。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府的设置从玄宗时期的三处增加到了八处,其中由于皇帝暂时居住或者登基而上调的有,唐肃宗在陕西凤翔升岐州为凤翔府,由于玄宗避难躲到成都,升益州为成都府,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到梁州,升梁州为兴元府,加上蒲州的河中府的复设,以及江南人口暴增的江陵府。

府的变化表明了政治依然是行政区划分最重要的考量,北方无可争议的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然而南方由于较少战乱的伤害,人口激增,第一次挤进了府的高级州行政圈。

2.辅州,雄州和望州三者之别

辅州在安史之乱前为四处,他们是仅次于府的州级行政单位,唐朝的辅州主要指的是京兆府的两翼地区,即拱卫长安的地域。

?

雄州则主要是护卫东都洛阳的区域,重要性仅次于辅州。唐初的四辅州和六雄州,是唐朝首都圈的外环区域,他们大都与长安,洛阳距离较近,其中唯一的特殊是雄州中的魏州,它位于太行山以东,是山东地区人口,地域最显要的地域,魏州跻身雄州之列,表示河北的政治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的上升,而这个方向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安史之乱叛逆方的重要基础。

望州是洛阳雄州外的第二圈城市,是洛阳周边重要性稍次的区域,初唐的十处望州,七处在河南区域,相州,卫州,洛州则位于河北,与魏州一起成为唐在太行以东维系统治的重要支撑点。安史之乱后,雄州升为十个地区,除了环首都保卫作用外,苏州成为雄州代表了江南地区地位的上升,和荆州的江陵府一样,苏州人口的大量增加,是他升为雄州的重要原因。

唐后期的望州也增加到了二十处,其中江南增加了五处,也就是襄州,宜州,常州,润州,越州,从现在来看,这也是新中国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之地,江南的政治地位全方位的提升,在上州的比例勉强达到了四分之一的水平。

3.紧州和上中下州三者之别

唐朝初期的紧州,虽然号称十处,有据可查的只有河南叶县的仙州,紧州的定义是治安情况严峻,有盗匪之患的州县。

?

紧州就是唐朝犯罪率最高的州府。安史之乱后紧州的定义进一步变化,由于节度使的泛滥,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紧州的定义改变为军事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府州。唐后期实在的设置了十处紧州,其中三处在对抗吐蕃的前线,比如灵州和宁州,其余大部分则分布在南方新兴的区域。

上中下州和前面的府州不同的是,主要依靠人口数量的多寡来划分。以四万,三万,两万户做为定级的依据,唐中后期高级州的增加和上中下州的减少表明了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特别是拥有二十二个上州的江南道鹤立鸡群,表明了人口南迁成果初步显现出来,经济中心有南移的趋势。

二.从唐代县一级行政单位等级划分看划分因素

1.赤县,畿县与望县的划分依据

唐的县级行政单位,划分的原则和州府基本相似,政治地位是主要的考量依据,相当于大城市区一级单位的赤县,初唐只有奉先县一处,他主要是作为陵墓管理的原因而高人一等。唐后期随着皇帝陵墓的增多,赤县增加到了七处,礼泉县,云阳县,富平县,三原县由于大量陵墓的存在,成为了县中等级最高的赤县。

畿县在唐初期有八十二处,就是三府周边的区域,也是人口相对稠密的中心政治带,后期随着增加了五府,畿县的单位也大量的增加望县摒弃了政治方面的因素,以地力的肥沃和人口的多寡来划分,唐朝前期全国八十五个望县,北方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表明了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

同样以安史之乱为界限,江南道的望县数量在唐中后期大量增加,河北道也有少量提升,表示河北,山东地区人口凋零的情况在逐步的好转。

2.紧县与上中下县之划分

唐前期号称有一百十一处紧县,后期也有少量增加,同时上中下县完全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划分标准在开元和武德年间略有不同,基本以5000户,2000户,1000户为基准线。唐中后期上县数量变化不大,中县则大量增长,并且主要集中在江南和河北,河南地区,表明唐的经济中心已经东移,关中地区日渐凋零。

这也是宋以河南河北为政治中心,江南为经济中心的萌芽,从汉代开始陕西,山西一线卓越的地位被慢慢的削弱。

三.地方特殊划分的州府单位

1.都护府与都督府

与偏重于政治,经济的州县划分不同,有军事行省性质的都督府和有军事垦荒特点的都护府,更偏重军事方面的功用。

曹魏的州郡兵和都督节制,威慑地方的行政模式,传延到了唐代,唐初争夺天下的时候,都督和行军总管是唐朝基本的军事模式。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这些都督府的一把手主要由宗亲贵族兼任,为了避嫌,他更倾向于成为了虚职,具体权力由品阶较低的都督府长史控制,权力慢慢的减弱,到了后期,被节度使所取代。

?

都护府则是唐对外征战的政治,军事单位,著名的六大都护府是中华民族对西域管控的行政工具,他是边疆地区独特的行政单位“抚慰诸藩,缉宁外寇。”唐前期恩威并施的对外政策和都护府的设立是成功的民族政策的基础。

2.地方羁縻府州的设立

在民族问题上,唐朝是开放而睿智的,很多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难以直接管理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区域,唐朝都设置了最早民族自治的羁縻州。

唐朝的羁縻州县一度达到了八百多个。他成为了都护府的基层单位,大量的少数民族首领成为了这些州县的行政长官,财政的独立和对民俗的尊重,使这些少数民族愿意接受汉族的文化,在边疆的战斗中支持唐王朝的扩张。

?

这种弹性的怀柔政策使唐在生死存亡斗争的时候,得到了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支持,李克用的沙陀族骑兵和回鹘人大量的介入了晚唐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独特的风景。

OK,关于唐朝的都城和唐朝都城是哪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mux.cn/36079.html